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农村合作基金会兴亡的再探讨
  • [摘要]从诞 生之 日起,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性质就存在争议 ,在其被政府关闭时,也 无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 ,农村合作基金会是 一个 由地 方政府控制 的、带有合作制成份 的、非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合作基金会 的创立,是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中的一个创新。 农村合作基金会 内在的混乱的组织制度、外在 的制度环境 以及亚洲金 融危机爆发的“导 火索”作用 ,促使政府最终将其关闭。农村合作基金会 虽然是不成功的探 索实践,但在农 村金融体系发展史上 曾起到某些积极作用。政府部 门在农村合作基金会管理方面存在诸 多缺 陷,其教训值得深思与重视。
  • 赵学军
  • 全文[ PDF 771557.0 MB ] 2018.1(9):1-10  共有 421 人次浏览
  • 政府基本医保对商业健康保险 有“促进效应”吗
  • [摘要]现有文献发现政府基本医保对中国商业健康保险有“促进效应”,但是理论 解释模糊不清,可以称之为“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之谜”。本文推导出商业健康保险在 医疗服务体系中发挥精细化管理功能需要的条件,基于此,从供给端揭示了政府基本医保 对商业健康保险的结构性影响,进而对“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之谜”提出以下解释一 政府基本医保对商业健康保险“促进效应”仅体现在储蓄型险种上。而我国财产保险公 司健康保险业务仅经营保障型险种,人身险公司健康保险业务则以储蓄型险种为主,使用 省级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基本医保对财产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业务 没有促进效应,对人身险公司的健康保险业务则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阎建军
  • 全文[ PDF 2004451.0 MB ] 2018.2(9):1-14  共有 348 人次浏览
  • 银行信贷如何影响房价
  •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3 0 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檻面板回归模 型考察了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效应:在房地产贷款规模相对较低的区域,银行信贷对房价的 影响力有限;而当房地产贷款规模较高时,银行信贷会对房价产生显著影响。上述结论在 动态面板稳健性检验下也显著成立。实证结果验证了“金融过度支持”假说,并对过度支 持程度进行了具体的量化,表明各省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此外, 通过将银行信贷拆分为供给端和需求端,本文发现,相比供给端而言,需求端贷款的增速 及波动对房价的影响更为显著。此外,通过将投资者情绪和经济周期纳入分析,我们还发 现,市场情绪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银行信贷对房 地产价格的影响也随之加强,这意味着房地产信贷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对投资者的预期 进行管理,防止信贷和情绪的双重叠加对房价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经济过热时, 通过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进行调控是必须且有效的。
  • 马勇 吴雪妍
  • 全文[ PDF 1154447.0 MB ] 2018.3(9):1-22  共有 390 人次浏览
  • 怎样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
  • [摘要]从补全经济发展短板以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要求出发,以宏观审慎监管 体系转变、对外金融开放全面提速、金融科技全面渗透、全球金融市场关联性和互动性增 强、经济主体主动加杠杆等为标志,中国金融行业经营环境正面临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周 期性或永久性的变化将深刻影响金融行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现阶段保障经济的平稳 发展需要稳健型的货币政策,充分发挥稳健型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和前提是管好货币供 给总闸门。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和金融发展特点论述了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的内涵与必要 性,并对如何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进行了深度分析。
  • 何德旭 余晶晶
  • 全文[ PDF 2787687.0 MB ] 2018.4(9):1-10  共有 339 人次浏览
  • 比较金融体系与中国现代金融系统建设
  • [摘要]比较各国金融体系可以发现,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通常具有更加强烈的政府干预倾向,而在(资本)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机制。银行导向和市场导向各有优缺点,前者通常是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的工具,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国家的根本特征。中国现有的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客观上适应了人口红利时期动员储蓄、推动大规模投资的需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正在面临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体系必须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开放的市场导向体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发展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及培育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机构投资者,改革人民币的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成为关键储备货币。
  • 殷剑锋
  • 全文[ PDF 2238949.0 MB ] 2018.5(9):1-15  共有 263 人次浏览
  •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实证检验——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 [摘要]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是探究汇率变动的经典模型之一,但其实证检验文献却十分匮乏。本文基于四步面板检验和区制转换面板模型,将结构突变,异质性和截面相关性同时纳入考虑,使用全球77个国家1975年至2017年的年度数据,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适用性。本文研究发现高、中、低收入国家货币模型中主要变量序列的非平稳特征,并且发现上述国家名义汇率波动与其相对货币供应量、相对收入水平间长期协整关系的证据;自举法面板因果关系检验和区制转换面板模型的结果显示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中,货币供应量对于货币的贬值促进影响更大,而在高收入国家中,经济增长对于货币的升值促进影响更大。据此,本文认为,由于中国目前正逐步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长期稳定,中国需高度注重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长。
  • 江春 毛庆 司登奎
  • 全文[ PDF 1681426.0 MB ] 2018.6(9):1-18  共有 285 人次浏览
  • 物物交易何以无法导出货币制度?
  • [摘要]在货币理论史上,几乎所有的主流文献都理所当然地认为货币制度源于物 物交易。 可未曾料想,这其实是一个足以动摇主流经济学根基的逻辑谬误。 本文打算在 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澄清。 本文发现,斯密起初确立物物交易逻辑 是出于捍卫自由市场信念的考虑,但这种纯属虚构的理论逻辑从一 开始就受到货币演进 历史逻辑的挑战。 在货币金融史上,信用体系的存在远早于商品货币,表明“信用解”是 货币制度的正源;对于货币制度的演进,信用是启动机制,交易是推进装置。 由此引申,货 币金融理论需要重新估价权威组织特别是政府等外生因素之于货币制度生成发展的重要 作用。 如果本文确立的全新逻辑能够成立,则中国货币演进的诸多谜团将会顺便得到合 理解释。
  • 张杰
  • 全文[ PDF 1150803.0 MB ] 2018.4(9):11-24  共有 297 人次浏览
  •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 、融资环境预期与企业杠杆
  • [摘要]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企业的融资环境预期,进 而影响企业的杠杆决策。 本文以2001—2014年我国 A股上市公 司为样本进行 了实证研 究,发现宏观经济的不确定 性越大,企业对未来融资环境预期越差,企业的财务柔性价值越高 ,而财务柔性价值更高 的企业会选择更低的(净)财务杠杆。此外,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 反应更强,但其 降杠杆程度却低 于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代理成本较高 的企业对宏观经济 不确定性的反应更弱,但其降杠杆程度却高于代理成本较低的企业。
  • 顾 研 周强龙
  • 全文[ PDF 807052.0 MB ] 2018.1(9):11-27  共有 278 人次浏览
  •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测算及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 — 基 于 制 ...
  • [摘要]技术进步作为影响能源效率的关键因素,其偏向性对能源效率的提升至关 重要。本文以1995-2014年制造业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能源利用情况为研究样本,从技术 进步偏向性入手,构建双层嵌套型C E S 生产函数,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制造业2 7 个细 分行业非能源要素和能源要素间替代弹性进行估计,测算出资本- 劳动要素偏向型和能 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水平。在测算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 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能源价格以及能源效率&者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探究,进一步使用 误差修正模型对比分析高能耗行业和其他行业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影响效应的差异所在, 进而为制定提高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 )制造 业能源要素与劳动、资本聚合成的非能源要素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且 在 1995-2014年,全 行业非能源要素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水平稳步增长,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波动较大且表现 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2 )制造业能源价格、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 期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表明,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存在短期和 长期的正向影响,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存在短期和长期的负向影响,且能源价格的提升 对低能耗行业的影响更大,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高能耗行业上体现出更大效 。
  • 廖茂林 任羽菲 张小溪
  • 全文[ PDF 6091767.0 MB ] 2018.2(9):15-31  共有 305 人次浏览
  • 论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经济体中央银行在治理通货膨胀过程中赢得了声誉,中央银行独立性明显上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央银行职能进一步加强。中国经济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求我国中央银行制度与时俱进。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有必要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地体现运作上的独立性。在职能进一步丰富和强化过程中,中央银行要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通过建立短期操作目标利率,使得“双轨制”利率并轨,并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来决定政策利率。本文提出我国建立有决策权力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制度有两种可选方案:一是由现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在改变人员构成后升级而来;二是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框架下,恢复人民银行曾经建立的理事会制度,下设货币政策委员会专门研究决定政策利率和货币政策操作事宜。
  • 王华庆 李良松
  • 全文[ PDF 1226424.0 MB ] 2018.5(9):16-24  共有 290 人次浏览
  • 中国货币政策的媒体沟通
  • [摘要]本文研究中国货币政策的媒体沟通因素,特别是考察市场化指标还是传统政策指标是媒体沟通的焦点。我们通过使用2000至2016年期间“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之后一周内国内报纸刊登的相关文章来确定解释媒体对货币政策相关报道的因素,进而考察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媒体报道(倾向性、离散度、数量和程度)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媒体报道对市场利率变化并没有过多关注,却更为关注主要政策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而且对广义货币增长率也非常关注。因此,从媒体舆论角度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沟通可以考虑侧重于政策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货币增长率,以此来提高货币政策的沟通效果和效率,实现更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张成思 牟鹏飞
  • 全文[ PDF 1588820.0 MB ] 2018.6(9):19-33  共有 301 人次浏览
  • 全球主要股市风险相关性测度— 基于半参数 C-Vine Copu...
  • [摘要]控制跨国风险传染,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我国金融工作当前 阶段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中、美、英、德、日五国股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参数C -Vine C o p u l a模型对金融危机前后市场之间的相关结构和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研究。研究发 现,危机前后五国市场相关结构发生变化,英国取代了德国,与其他国家相关性最强;中国 始终处于同其他国家相关关系较弱的地位,并未因金融危机发生变化;欧美市场、亚洲市 场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效应;各个市场间的变化对于坏消息的敏感程度高于好消息; 危机后各市场的关联性有加强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严防虚实倒挂、改善宏观调控等建议。
  • 张卓群 张涛
  • 全文[ PDF 1931437.0 MB ] 2018.3(9):23-34  共有 292 人次浏览
  •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调控框架:权衡与融合
  • [摘要]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两个政策支柱相对分离的杰克逊霍尔共识在过去30 年中经历了盛行、反思和回归三个阶段。杰克逊霍尔共识的回归本质是金融稳定机制及 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度安排,涉及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及微观监管等三个政策支柱。货币政 策不是金融稳定的主导性政策,应该通过拓展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来缓释单一政策的多重 目标均衡,同时发挥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互补性。基于央行职能的拓展可构建与 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双支柱治理框架。在双支柱框架中,央行需要重点发挥两个政策的 “链接”功能,实现央行职能与货币政策职能、法定职能与市场职能、合作博弈与均衡博弈 等的 融 。
  • 郑联盛
  • 全文[ PDF 1119755.0 MB ] 2018.4(9):25-40  共有 267 人次浏览
  • 如何从根源上改进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
  • [摘要]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债务持续增加和金融体系风险不断积累相伴而行,实体经济高杠杆已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总根源。本文在评价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宏观审慎监管改革及其缺陷的基础上,从实体经济债务视角研究提出了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的完善路径和具体措施。在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测上,应增加实体经济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和偿债压力的监测;在宏观审慎监管上,应基于实体经济债务优化逆周期资本计提的标准、扩大贷款价值比应用来控制结构性风险、设置债务偿付能力指标来降低贷款违约风险。理论分析和监管实践表明,以上改革思路和具体措施有利于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的前瞻性、全面性和强化宏观审慎监管的深入性、有效性,对我国下一步完善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体系具有明确的政策启示。
  • 朱太辉 边卫红
  • 全文[ PDF 1707128.0 MB ] 2018.5(9):25-35  共有 280 人次浏览
  • 东亚经济周期协动性 、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国际政策协调
  • [摘要]本文采用 多维度面板 回归分析法证明产业 内贸易对经济周 期 同步性具有 正向且重要的作用。同时,本文还通过 实证分析比较 了产业间贸易和产业 内贸易的差异。 实证研 究结果表 明,经济周期协动性所 受到的影响更多是来 自产业 内贸易渠道而不是 贸 易总量本身。随着亚洲国家 间贸易一体化程度的加 深,国家之 间的经济周期 同步性会通 过贸易传 导而加大。产业间贸易使专业化分工更加精细 ,这将导致经济周期 同步性的降 低 ,然而,与此相反 ,产业内贸易的加深则可能使经济周期 同步性增强。此外,作为衡量最 优货币区的标准之一,经济周期 同步性的重要性很 可能言过其实。
  • 李林明
  • 全文[ PDF 697077.0 MB ] 2018.1(9):28-39  共有 361 人次浏览
  • 亏损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现金还是持股
  • [摘要]在解决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上,管理层持股、薪酬激 励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直接的途径。以往的研究往往只针对管理层激励对盈利的上市公司 是否有影响,然而薪酬激励制度对亏损或处于财务困境中的公司是否依然发挥作用同样 值得思考。本文以A 股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薪酬激励方式对亏 损上市公司扭亏行为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对公司扭亏没有显著激 励作用,管理层股权激励降低了亏损公司价值,而管理层现金薪酬的激励效应显著,通过 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分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中管理层薪酬现金激励能促进公司价值的 增长,而在非国有企业中则没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薪酬激励在 亏损公司中的作用,对亏损上市公司扭亏中管理层薪酬合约的制定提供经验证据参考。
  • 鄢波 杜勇
  • 全文[ PDF 904673.0 MB ] 2018.2(9):32-43  共有 334 人次浏览
  • 信用卡循环负债如何影响居民消费
  •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研究了信用卡循环负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卡循环负债规模及比率均与持卡人消费支出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边际消费贡献遵循递减规律;安全的、可持续的私人最优卡债规模约为1.884万元、最优卡债收入比约为95.8%、最优卡债资产比约为7.7%。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信用卡循环负债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倒U型”关系表现稳健,但会因拆迁与否、城乡户籍、产品类别差异而呈现出异质性。最后,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中介效应分析发现,信用卡循环负债通过平稳效应、扩张效应和浮幻效应三条路径影响持卡人消费决策,其中平稳效应是主路径,扩张效应和浮幻效应是辅路径;信用卡循环负债经由三者构成的串联机制导致持卡人额外消费了约1.0248万元。研究结论对我国卡债风险预警与管控具有借鉴意义。
  • 傅联英 骆品亮
  • 全文[ PDF 2784409.0 MB ] 2018.6(9):34-57  共有 631 人次浏览
  • 全球金融危机十年:经验、教训与启示
  • [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通过强有力的市场救助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迅速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金融市场功能。但是,由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非常规货币政策在产出通胀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并不理想,由此引发了资产泡沫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政策协调困难、政策外溢性明显等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由于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较多的风险应对手段、更为灵活的政策安排等因素,新兴经济体成功吸取了此前数次危机冲击的经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在经过整整十年之后,总结各国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国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李宏瑾
  • 全文[ PDF 1226238.0 MB ] 2018.5(9):36-45  共有 271 人次浏览
  • 购房压力 、发 明家行 为与企业技术创新
  • [摘要]本文考察购房压力对发 明家创新行为和企 业技术创 新的影响及 其机 制。 基于中国制造 业上市企业2001—2015年专利产出非平衡面板数据 ,我们通过构建房价工 资比指标 ,采用面板工具变量估计方法,将企业所在省份最低工资调整年度指示变量和住 房限购政策指示变量作为企业房价工资比的工具变量,分别从发 明家和企业的视角出发 , 分析 了房价工资比变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具体 影响。研 究显示,房价工资 比上升显著 降 低企业发 明家的创新效率和创新参与 ,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其每升高 1个百分点会导致企 业下一年专利 申请量平均下降约 0.8个 百分点。经验研究发现 ,购房压力上升通过 下述 机制对发明家行为和企业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一是 降低企业发明家个体的创新效率,发明 家平均专利产 出下降;二是发 明家创新参与意愿下 降;三是发明家创新行为趋 于保 守,倾 向于选择风险较小 、价值较小的创新项 目,高风险 、高收益的发 明专利数量下 降,低风险、 低 收益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则有小幅增加;四是企业发明家流失情况加重 ,发 明家群体数量减少;五是企 业加大对高回报 的房地产项 目投资,研发投入则有所下降。此 外,本 文从变量、样本 、方法、期限等角度,开展 了一系列丰富的稳健性检验,验证 了结论的 可 靠性 和 一般 性。
  • 王永 中 赵 奇锋
  • 全文[ PDF 1846454.0 MB ] 2018.1(9):40-67  共有 433 人次浏览
 1  2  3